您的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 > 簡述微量水分試驗器的規范操作流程
技術文章
微量水分試驗器是檢測樣品中痕量水分(0.1μg~100mg)的高精度儀器,廣泛應用于鋰電池電解液、醫藥原料、石化產品及高純溶劑等領域。其測量結果直接影響產品質量與工藝安全。然而,
微量水分試驗器易受環境、操作及試劑狀態干擾,只有嚴格遵循規范流程,才能確保數據真實可靠。

一、使用前準備
環境控制:在濕度≤40%RH的實驗室操作,遠離水源與通風口;
系統干燥:開機前檢查干燥管內分子篩是否變色(粉紅即失效),及時更換;用無水甲醇沖洗滴定池2–3次,再加入新鮮KF試劑至指定液位;
試劑標定:使用國家認證的純水標準物質(如5.00mg/g)進行標定,重復3次,相對標準偏差(RSD)應≤1%。庫侖法需確認陽極液有效,容量法需校準滴定度(mgH?O/mL)。
二、樣品處理與進樣規范
液體樣品:用干燥注射器抽取,快速穿刺進樣墊注入,避免空氣吸入。進樣量以產生100–1000μg水為宜(通常10–100μL);
固體/難溶樣品:采用KF加熱爐(Oven),設定合適溫度(如80–150℃),使水分釋放而不分解;
氣體樣品:經干燥過濾后,用定量管或質量流量計精確導入;
關鍵原則:樣品必須密封保存,進樣過程迅速,防止吸濕。
三、測試過程操作要點
啟動儀器,待基線穩定(漂移值<10μg/min)后再進樣;
庫侖法自動電解至終點,容量法自動滴定至電位突躍;
若樣品含干擾物(如醛、酮、強還原劑),需選用專用KF試劑或改用加熱萃取法;
高水分樣品應稀釋或減量,避免超出試劑容量。
四、測試后維護
排空廢液,用無水甲醇清洗滴定池及電極;
補充新鮮試劑,關閉進樣口密封蓋;
長期不用時,排空管路,干燥保存電極。